關於電視維修

2022-08-28

與發展趨勢 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大尺寸面板主要的應用產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 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大尺寸面板主要的應用產品為液晶電視、桌上型液晶監視器、及筆記型電腦,而近年來大型公共顯示器也隨著次世代廠房的開出,逐漸嶄露頭角。本章針對上述各產品進行探討,以窺未來發展趨勢。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圖5-1-1為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量,2008年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量約4億2000萬片,較2007年成長18%,預期2009~2012年,大尺寸面板需求量成長幅度可以維持在10%以上。2008年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場規模達754億美元,其中液晶電視、液晶監視器、筆記型電腦分別為398億美元、217億美元、128億美元,如圖5-1-2所示。由於液晶電視尺寸較大、且平均單價較高,雖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然面板的需求量較液晶顯示器及筆記型電腦少,但其市場產值為大尺寸面板產值中比重最大者。另外,由於全球液晶電視的滲透率不如液晶電視維修及筆記型電腦來得高,未來液晶電視仍為面板業者還能有所期待的區塊。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及面板價格持續下滑影響,大尺寸面板產業產值成長率不如預期,比起2007年只有4%的成長,預計2009年在面板需求仍不明朗情形下,產值將會出現負成長,預估產值為700億美元。2009年大尺寸面板將只有大型公共顯示器有些微的成長性。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 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5-2 平面電視市場與產品發展趨勢平面電視機的市場發展至今,液晶電視已經超越電漿電視(PDP)成為主流,並往更大尺寸的趨勢發展。

 


(一) 優勢(Strength)(1) 台灣企業的應變能力強由於國內家電產品的消費市場有限,因此企業的生產製品都以全球化為訴求,所以企業的決策與應變能力都必須隨著生產技術與市場的變化而有所變動。此外,相較於日本與韓國的大企業而言國內的液晶電視維修業者只能算是中小企業,公司組織的規模相對的較小,因此公司在做重大決策的時程上及更改策略的決定上都較日韓來的快速與有效率。此點對於目前在材料、設備與量產技術上都還在不斷研發與改善的液晶面板與電視產業上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若公司在一開始的研發方向或採買的設備不對時,企業必須能快速且有效的做決策改變方向,如此則可避免公司造成更大的損失。(2) 人民素質高,工作配合意願高且責任心強國內目前最大的資產在於人才的素質高,學習能力強及員工的工作配合度高且責任心強。這些特質使得公司在發展新興科技與產業時都能很迅速的學習國外的技術並達到一定的水準。因此許多國際企業都在台灣設有分公司或研發據點,一旦該公司有新技術或產品,台灣即成為其最佳的技轉與量產中心。(3) 具成熟的高科技產業基礎所有國家的高科技產業發展都不是一蹴可及的,除了人民的素質以外,產業的基礎都是由較簡單的勞力密集產品發展,然後隨著技術與量產經驗的累積而逐步發展至高科技的產品。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即為如此,從早期簡單的電子零件裝配廠開始發展至成為全球的半導體量產重鎮,然後再隨著全球產業發展的脈動進入目前光電相關產業。

 


液晶最早是由奧地利的植物學家發現於 1888 年,直到 1971 年,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的顯示)型 LCD 推出後,LCD 産業才進入真正的發展期。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和有源矩陣概念的提出,TFT-LCD 技術開始逐步成型,並且於 90 年代初期在日本開始産業化。現今主流的液晶顯示技術,可顯示高階彩色影像的主動矩陣型(Active Matrix)液晶,以 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主動元件來驅動各個像素液晶的方式,其中較常見的主動元件是非晶 Si-TFT (Amorphous Si-TFT),TFT 是以靜態驅動液晶故可應用於大面積、高解析度畫面,並且維持高顯示品質。圖 9 為 TFT-LCD 技術發展沿革,從 1990 年開始,日本的 Toshiba 首度將TFT-LCD 應用在 10.4 吋的筆記型電腦(NB)面板上,開始帶起了全球顯示器產業的革命。在 TFT-LCD 產業有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幾乎只要每前進一個世代,都會發生產能過剩,造成價格下滑,因而擴大產品應用領域,然後供不應求的情形開始發生,促使 TFT-LCD 前進一個世代,「液晶循環」就因此而生了。在 1995 年以前,TFT-LCD 還只是單純的應用在筆記型電腦(NB)面板上,主要還是以日本為發展重心。但是自 1996 年開始,TFT-LCD 進入了第三代生產線,也開啟了液晶顯示器的應用,在發展初期由於材料及零組件價格昂貴,生產良率不高且又必須面臨與 CRT 顯示器的競爭,發展過程非常艱辛。隨著韓國和台灣開始加入 TFT-LCD 的生產,競爭可說更加激烈,但是韓國和台灣液晶電視修理面板廠商挾著量產技術的優勢及較低廉的人工成本,雖然在關鍵材料及零組件的取得成本稍高於日本,但是還是非常有競爭力,並且淘汰了一些日本廠商。2000 年開始進入第四代 TFT-LCD 生產線後,韓國取代了日本在次世代玻璃基板規格的製定上取得主導權,成為大尺寸 TFT-LCD 面板的霸主,台灣也成為成功的追隨者,與韓國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取得領先的地位,日本廠商則受限於生產規模及生產世代的影響,逐漸退出信息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生產,轉而開發中小尺寸及液晶電視的應用市場,市場走向分工的態勢逐漸明朗化。

 






的樂趣,提高了我們了解,娛樂生活的幫手,那麼電視維修也有自己的壽命,也有使用年限   |   回上頁   |   價格的影響,供給面則是受到廠商生產線良率的提升與否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