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 CCFL背光技術,由於存在螢光材質的限制,燈管紅光呈現能力偏弱,所搭配的彩色濾光片的混色效果也較差,只能實現 NTSC 65-75% 的 NTSC色彩區域,而LED的色域範圍則能達到 105% 以上。目前的主流液晶產品,無論是 TN 類面板還是 VA,或者 IPS類面板,它們在面板構成都沒有根本差別,因此都不能提供優異的色彩效果,最終呈現的畫面總是灰濛濛的。目前提升液晶顯示色域的方法主要有增加液晶面板的原色數目與改進背光兩類技術,從目前液晶面板的多種提高影像表現能力的背光技術應用來看,LED 背光源是新一代液晶顯示器(電視)的最佳選擇。 功耗低壽命長 LED 內部驅動電壓遠低於 CCFL,功耗比大約為 10:1。CCFL 交流電壓要求相對較高,啟動時達到1500~1600Vac,然後穩定至 700 或 800Vac,而 LED 只在 12~24Vdc 或更低電壓下就能工作。因此,採用 LED背光源的液晶顯示器(電視),功耗和安全性大大優於 CCFL。傳統 CCFL 被光源的液晶顯示器(電視),額定使用壽命(半亮)一般來在8000~100000 小時之間,而 LED 背光源的液晶顯示器(電視)的使用壽命則可以達到 CCFL 的兩倍左右。LED 與傳統 LCD 的關鍵區別LED 是發光二極體 Light Emitting Diode 的英文縮寫,LED 應用可分為兩大類:一是 LED電視 維修單管應用,包括背光源LED、紅外線 LED 等;另外就是 LCD 顯示屏 ,LCD 是液晶顯示屏的簡稱。它包括了TFT、UFB、TFD、STN等類型的液晶顯示屏。 從顯示技術上說,LCD 是由液態晶體組成的顯示屏,而 LED 則是由發光二極體組成的顯示屏。
第二節 液晶電視(LCD TV)產業概況近年來,由於光電產業的興起,市場需求的求新求變,使得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蓬勃發展,其中以液晶電視(LCD TV)的市場需求更是成長迅速,台灣廠商因具有製造液晶電視所需的液晶電視面板上的生產優勢,加上原有良好的電子產業基礎建設,因此液晶電視維修在市場成長的時間點上,仍然是未來的發展重點產業之一。自 2000 年左右台灣廠商開始投入 TFT-LCD 面板生產行列,受惠於日本業者的技術移轉,台灣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技術能力。尤其是平面顯示器技術日新月異,造就平面電視市場規模日益擴大,自 2000 年液晶電視進入全球電視市場以來,每年均以近 100%的年成長率搶佔傳統映像管電視市場,新興平面電視逐漸取代映像管電視,在 2006 年後,平面電視市場規模則持續穩健成長,使得液晶電視仍維持 20% ~ 30%的年成長率。在液晶面板的基板尺寸不斷成長之下,液晶電視已經逐漸成為大尺寸液晶面板廠的最重要下游市場。在電視走向數位化、薄型化和大型化的趨勢下,全球的電視累積裝置量已超過 10 億台,使得液晶面板廠商期望能以結合上游關鍵零組件和下游液晶電視廠商的力量,再透過產品的不斷改良、產能擴張、新世代生產線建置擴張產能和降低生產成本,促使液晶電視面板應用的成長與普及。如表 2 所示為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可看出未來液晶電視市場會因價格大幅下滑而持續蓬勃發展,而液晶電視價格下滑的原因有二:(1)關鍵零組件液晶面板價格大幅下降,(2)面板廠產能因技術而持續成長,使得國際品牌大廠競爭激烈,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下跌造就液晶電視低價化。2007 年以後,液晶電視的尺寸將越來越大,目前的主流市場是以 42 吋為主,但價格卻越來越低,更由於平面顯示技術不斷進步,面板大廠陸續量產,先進技術與規模經濟的效應,為電視市場帶來更多成長。2009 年液晶電視出貨金額從上一季預估的 660 億美金亦上修到 760 億美金。2009-2013 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預測資料,從圖 3 中可以發現,未來液晶電視將會以極快的速度搶攻傳統映像管電視的市場。
第二章 液晶電視維修(LCD TV)產業發展沿革第一節 液晶電視 (LCD TV)業沿革從圖 2 可看出整體平面顯示技術之發展歷程,TFT-LCD 萌芽於 1980 年代,1990 年代中期開始大量應用於筆記型電腦,90 年代末期則與 CRT 技術共存共榮,成為電腦顯示器之兩大應用技術;直到 2001 年末 LCD Monitor 正式替代 CRTMonitor 成為電腦顯示器之技術主流,目前朝向 LCD TV 及新應用領域發展。1990 年代末期之 PDP 約相當於 TFT-LCD 在 1990 年代以前之萌芽期;由於1995 年日本富士通成功將 42 吋 PDP 商品化使得 PDP 得以開始進入建廠量產之階段;2000 年起,PDP 拜日本於 1997~2000 年間建立產能,而開始進入成長期,並與各種投影電視(如過去之 CRT 及 LCD 投影電視及近來之 DLP 投影電視)共存共榮。OLED 與 FED 目前則類似 1990 年以前之 LCD 萌芽期,仍有重要之技術突破,目前仍僅止於利基市場之應用。綜上所述,TFT-LCD 不僅已完成技術萌芽及與 CRT 共存共榮階段,且已正式進入完全替代 CRT Monitor 成為主流技術並且朝向大型 LCD TV 以及新應用領域發展;而 PDP 則是經過技術萌芽階段,目前在產能開始建立並與投影電視共存共榮之過程;OLED 與 FED 則仍處於萌芽階段。因此就平面顯示發展歷程而言,TFT-LCD 與 PDP 將是兩大主要應用技術主流。
革從圖 2 可看出整體平面顯示技術之發展歷程,TFT-LCD 萌 | 回上頁 | 但先天性能上液晶電視有兩項缺陷.其一是液晶電視畫面很難做到全黑[因為液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