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價格下滑迅速由於面板產能與良率不斷提昇、生產世代不斷增進,使得大型液晶面板價格下滑迅速,這也使得液晶電視的價格也隨之下降,可預期將帶動消費者對液晶電視的興趣,進而增加銷售量。(四) 威脅(Threat)(1) 日、韓、中廠商的威脅目前台灣發展液晶電視產業最大的威脅來自於日本與韓國,無論在品牌知名度、投資額、技術、量產與良率上都無法與之比擬,此外中國廠商夾帶充沛人力與廣大市場對台灣廠商也是一大威脅。因此如何與日、韓、中三國相關產業進行競合關係,以謀取本國產業最大利益也是相當值得重視的議題。(2) 替代產品的威脅液晶電視維修的替代商品主要是 PDP TV、RP TV、CRT TV,其中 CRT 雖然技43術成熟,但目前發展到 38 吋即受限於體積與重量,而無法向上發展;RP TV 在尺寸及價格上具競爭力,但其技術尚未成熟;PDP TV 目前在大尺寸電視市場上較液晶電視有優勢,但目前液晶面板廠商都非常積極地朝向第六、七代廠擴建,因此在未來大尺寸的液晶電視有非常大的降價空間且對同尺寸的 PDP 具有非常大的威脅。(3) 潛在進入者增加由於全球液晶電視市場需求看好,導致原有資訊廠商與傳統家電廠商紛紛進入該市場以搶食大餅,並動輒以削價競爭,此舉對產業發展與現存廠商生存甚為不利。
由於 LCD TV 是非自發光型顯示裝置,需要背光源來提供所需的亮度,結合彩色濾光片來形成色彩。LCD TV 過去一直以來採用冷陰極螢光燈管(CCFL)作為背光源,但 CCFL 存在多個問題,包括含汞、色彩表現範圍小和發光效率提升空間接近飽和等,因此,近年來全球廠商無不積極尋找替代光源,以期符合環保、節能、輕薄和高畫質等要求。未來 LCD TV 將朝 3D、LED 背光源、無邊框設計及螢幕電影化四大趨勢發展,其中又以 LED TV 挾其與 LCD TV 價差急速縮小、來自各國品牌業者支持,以及輕薄、節能等各項優點,備受市場青睞。第三節 競爭性產品與替代性產品目前 TFT-LCD 的替代性產品包括: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超扭轉向列型液晶(Super Twisted Nematic,STN LCD)、低溫多晶矽 TFT LCD(Low Temperature Poly-Si,LTPS)、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s,PDP)與電29激發光顯示器(Electro Luminescene Display,EL Display)等。就技術而言,各產品的應用範圍有所不同,將以替代品之功能強度、價格競爭力、市場區隔程度、消費者或下游廠商之轉換成本等各因素來探討替代品威脅程度:(一) 替代品之功能強度當替代品之功能與現存產品差異不大或其功能越強,則威脅性也越大。在此以厚度、螢幕尺寸、電視維修、反應速度、輝度、解析杜、耗電量、使用壽命、對比與色階調性來作為判斷功能之依據,其各替代品之功能強度將以表 6 作說明。(二) 替代品之價格競爭力當替代品價格競爭力越強時,產品本身越容易被替代。尤其當產品功能差異不大時,價格扮演的替代程度也越大。在顯示器方面,TFT-LCD Monitor 替代CRT Monitor 已成為趨勢。(三) 替代品市場區隔程度當替代品市場區隔越相近,替代程度也越大。目前產品市場區隔是以產品最適生產尺寸為依據。如 PDP 適用於大型顯示螢幕,OLED 則偏重於在小尺寸產品之應用,兩者的應用市場跟 TFT LCD 有所差距,故 TFT LCD 產品與這兩種替代品的市場區隔程度高。而 STN LCD、LTPS 與 TFT LCD 是相同尺寸與規格之市場區隔,但 STN LCD 在較大尺寸的螢幕市場上,因為畫質與反應速度處於劣勢,因此已被 TFT LCD 取代,而 LTPS 則因製程技術的問題,尚未能在大尺寸的面板量產,但因其產品特性將使得替代程度極高。(四) 消費者或下游廠商之轉換成本對消費者而言,其轉換成本包括購置成本與使用成本等,因為顯示器是屬於耐久財,當消費者考慮轉換時,其主要考慮是將顯示器予以升級或完全更換。若以 CRT 與 TFT LCD 做比較,當消費者要購買液晶螢幕時,就必須完全捨棄映像管螢幕,轉換成本極高。
不過就畫質而言,WLED背光初期的畫質表現非常糟糕,遠遠不如RGB LED以及CCFL背光。電視修理廠商喜歡拿LED背光來混淆概念,試圖傳達"LED背光不僅功耗更低,而且畫質更好”的口號,不過當時許多經典的CCFL背光電視還在市埸中熱賣,加上等離子電視也有不少機型受追捧,LED背光的畫質騙局被拆穿,一度不少人最終放棄更省電的LED機型,繼續選購CCFL背光電視。 2010年:WLED背光逐步完善,市場接受度高相比較CCFL背光,WLED背光成本更低,電視廠商通過技術手段完善了WLED背光畫質表現,加上國家補貼政策的影响(指中國大陸),2010年是WLED背光全面侵占市場的一年。由於成本更低的關係,所有的電視廠商都投入了WLED背光的懷抱。在這裏要表揚索尼的是,索尼旗艦級電視依舊堅持採用頂級的RGB LED背光系統,電視售價十分驚人,不過依舊有高端玩家為其買單。 2011年:互聯網電視機型推出液晶電視全面採用WLED背光系統之後,電視廠商需要新的利潤點,這個時候互聯網電視的概念就被提出来了,TCL推出MiTV概念、長虹推“樂教”電,海爾“模卡”電視、三星趣味百科電視等等,電視内置Wi-Fi無線模組,内置瀏覽器,可直接瀏覽網頁等功能得到實現。内置在線視頻平台被認為是非常有前途的功能。 2012年:智慧電視衝擊主流市場互聯網電視並不是理想形態,其存在的價值是告知世人:電視具有多元化的可能。2012年,智慧電視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使用習慣,可以安裝APP應用程序成為可能,通過電視機玩游戲,刷微博,視訊聊天等等,不過最終證明,這一切都不如智慧手機來的方便。
環境的發展與市場變遷及競爭者的挑戰,仍然有許多課題需克服。綜觀 | 回上頁 | 轉換成本包括購置成本與使用成本等,因為顯示器是屬於耐久財,當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