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電視發展至2014年末,依舊在探索和搭建最理想的生態。儘管如此,消費市場上的智慧電視依舊大紅大紫,三星ES8000/9000高端系列為智慧電視的發展引領了正確的方向,用户界面、操控方式、在線視頻、語音命令、手勢識别等功能也頻頻出現在電視產品之上,但在這一年,智慧電視整體的體驗依舊不够理想,消費市場主動或被動的接受這些半成品。 2013年:智慧系統逐步完善,OLED電視首次上市等離子電視基本不再有新產品,液晶電視一家獨大,電視廠商努力改善智慧系統的用户體驗,智慧電視的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時,整體的智慧體驗有了全面的提升,其中三星F8000/F9000和LG“觀韵”系列的智慧體驗尤為出色,前者擁有動作識别技術,後者則創新式的推出了動感應遥控器。小米公司推出小米電視,創維推出酷開互聯網品牌戰略。經過電視產業的不斷努力,智慧體驗基本可以滿足用户需求。當然,2013年更重要的事情是OLED電視 修理的上市,2013年9月,LG和三星先後在中國發布並上市55英寸曲面OLED電視產品,前者售價59999元,後者售價54999元,兩款產品均採用1080p解析率設計,OLED電視的正式商業化讓更多高端用户有機會體驗次時代顯示技術的强大技術。 2014年:超高清4K電視渗入主流市場,曲面液晶電視上市智慧電視的智慧體驗提升,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需要長時間慢慢改善,為了不在這一問題上“糾纏”,電視廠商開始力推超高清4K電視,將市場熱點焦距在4K身上,背地裏偷偷優化智慧電視系統,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做法。
在各國政府有意培植當地電視產業情況下,進口液晶電視維修產品多被視為消費性電子產品而課以高額關稅,或規範液晶電視產品必須要有相當比例的內製零組件。而這將牽動液晶電視廠商的成本組裝及模組運籌,及全球供應鏈的布局。(四) 市場區隔二極化液晶電視也有相同的二極變化,針對特定市場,如價格高度敏感(超低價位) 、畫面品質堪用(類比訊號) 、大型量販通路(以量取勝)的市場區隔為主要對象,價格屢創新低,但強調高畫質及高性能的液晶電視市場需求亦不斷成長。36第二節 產業趨勢變化與分析回顧電視發展的歷史,黑白映像管電視於 1941 年問世,1953 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 Council)正式將彩色電視納為製播傳輸的標準(陳勝強,2005)。60 年的歷史,電視產品從無聲至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外觀方面也由笨重、大體積,逐漸演變為輕薄、時尚的造型。雖然第一代電視機 CRT TV 目前仍具高解析度、低成本等優勢,但因螢幕具有輻射,會危害視力健康,且因螢幕含鉛,歐盟宣告 2006 年後全面禁用 CRT。另外也因為 CRT TV 體積大及類比介面等缺點,均不符合現代消費性電子「輕薄短小」的發展趨勢。雖然 CRT TV 生產線並不會在短期內停產,只是 CRT 廠商已不再將其視為投資重心,但因 CRT TV 仍具有低價格、高畫質等優勢,因此未來將會在某些特定市場中存活,而 CRT TV 市佔率逐漸下滑,未來,LCD TV、PDP TV、RP TV 取代 CRT TV 將是必然的趨勢。
LED數碼顯示中每一個圖元單元就是一個發光二極體,如果是單色,一般是紅色發光二極體。如果是彩色,一般是三個三原色小二極體組成的一個大二極體。這些二極體組成的矩陣由數碼控制即時顯示文字或者圖像,造價相對低廉,組成的顯像面積大。一般車站、廣場等公共場合的字幕牌,露天大電視牆都是 LED 數碼的。而 LCD 液晶的圖元單元是整合在同一塊液晶板當中分隔出來的小方格。通過數碼控制這些極小的方格進行顯像,表現效果更細膩。LED 優點:色彩好、壽命長、環保就背光源應用而言,色彩好、壽命長、環保是 LED 優點所在。眾所周知,液晶電視維修本身不會發光,它依靠背光源將光線穿過顯示面板,展現圖形圖像。因此,背光源的技術直接影響到液晶電視的畫質。 傳統的液晶顯示器通常採用CCFL背光源,即冷陰極螢光燈。CCFL具有很多非常好的特性,包括極佳的白光源,低成本、高效率、穩定性好、操作方便等。目前已廣泛用於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和電視機。由於成本低廉、技術成熟等原因,CCFL 仍將是 LCD 背光源的主流光源。 但是 CCFL 被認為不夠環保,含汞;色彩表現不夠,只能達到 NTSC 的 70%~80%。對於大尺寸電視機屏,CCFL 的電壓加高和加長管子的加工也有困難。相比之下,LED 採用發光二極體作為背光光源,可以提供紅、綠、藍、青、橙、琥珀、白等顏色,色域更加寬廣,能夠達到 NTSC 色域的 105%,這為液晶電視的色彩提升提供了保障。 另外,LED 壽命非常長,使用壽命可達 10 萬小時,如果按每天開機 5 小時計算,一台採用 LED 背光光源的液晶電視可以使用將近 55 年。此外,它還不含汞,環保性能更好。ED 急需面對的問題:成本、技術、透光效率。 儘管 LED 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但真正要能取代或相當部分取代傳統液晶的 CCFL 發光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主要有成本、技術成熟度和透光效率等三方面的原因。
,韓國取代了日本在次世代玻璃基板規格的製定上取得主導權,成為 | 回上頁 | 需求的求新求變,使得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蓬勃發展,其中以液晶電視(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