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嚴格控制產品設計、供應鏈管理、製造業營運的日本與南韓液晶電視品牌商,由於經濟不景氣,特別要注意的財務與營運狀況。所以未來將開始擴大業務外包比例給電子專業製造服務,以及 ODM 廠商。根據 iSuppli 的了解,日本液晶電視修理品牌商表示,未來在數年之間,他們液晶電視出貨量將提升 80%,本身勢必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因此唯有透過委託 ODM 廠商的生產能量,來彌補這些產能的空缺。主要考量是,如果市場需求沒有那麼大,他們也不會因為擴充液晶電視產能而變成對自己財務上的壓力。第三節 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在各類型電視產品中,液晶電視因輕薄、省電、無輻射的優勢,同時可接收類比與數位訊號,符合數位訊號的接收同時可以顯示高畫質的畫面,並隨著技術的成熟,以及全球數位廣播的逐步推展下與 LCD TV 的平價化,逐步侵蝕 CRT TV市場,並展開一波新的 TV 換機潮。然而,液晶電視市場在短期內仍將受全球經濟景氣面的影響,可能會延緩消費者的採購意願;就技術層面而言,科技的轉變,如 TV 與 PC 的整合,會導致消費者整體需求減少;從中長期角度,科技產業推陳出新的產品及技術發展,如SED、OLED 等,將影響 LCD TV 長期的發展及需求面的變化。
而且一旦廣播數位化以後,傳統的類比 CRT 電視將面臨汰換或加裝數位機上盒的命運,屆時液晶電視的市場是可以預見的。(3) 面板價格下滑迅速由於面板產能與良率不斷提昇、生產世代不斷增進,使得大型液晶面板價格下滑迅速,這也使得液晶電視維修的價格也隨之下降,可預期將帶動消費者對液晶電視的興趣,進而增加銷售量。(四) 威脅(Threat)(1) 日、韓、中廠商的威脅目前台灣發展液晶電視產業最大的威脅來自於日本與韓國,無論在品牌知名度、投資額、技術、量產與良率上都無法與之比擬,此外中國廠商夾帶充沛人力與廣大市場對台灣廠商也是一大威脅。因此如何與日、韓、中三國相關產業進行競合關係,以謀取本國產業最大利益也是相當值得重視的議題。(2) 替代產品的威脅液晶電視的替代商品主要是 PDP TV、RP TV、CRT TV,其中 CRT 雖然技43術成熟,但目前發展到 38 吋即受限於體積與重量,而無法向上發展;RP TV 在尺寸及價格上具競爭力,但其技術尚未成熟;PDP TV 目前在大尺寸電視市場上較液晶電視有優勢,但目前液晶面板廠商都非常積極地朝向第六、七代廠擴建,因此在未來大尺寸的液晶電視有非常大的降價空間且對同尺寸的 PDP 具有非常大的威脅。
電視維修及體積 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的厚度大約是縮減了40%,重量則是大約縮減了25%目前數位電視市場在三○吋以下是液晶電視的天下,而在四○吋以上則是電漿電視稱霸。不過,隨著面板技術的日新月異,在第五代廠產能陸續開出之後,液晶電視將有能力造出三○吋以上的大尺寸的數位電視。郭振隆強調,在技術上,即便是四○吋以上的大尺寸面板,液晶電視都有足夠的技術可以達到。 電漿電視的訊號,會因為使用年限而產生衰退的現象,使色彩的飽和度逐年流失,而且在修復上所費不貲;不過液晶電視在這方面相對地佔了不少優勢,因為液晶電視若產生訊號衰退的現象,可以藉由更換螢幕燈管的方式延長面板壽命,而更換燈管後的液晶電視,其成色表現與新品差異不大,而且在費用上也便宜許多,據推算,以三十吋的LCD TV為例,共有十六支燈管,全部更換的費用可能不到萬元。※ 液晶電視與電腦用液晶螢幕的差異液晶電視要淘汰的是傳統映像管電視,在顏色飽和度、反應速度、對比、銳利度等高畫質的要求,都比電腦用液晶螢幕來得高。為了要符合消費者對畫質的要求,所以液晶電視在液晶面板的使用必須使用高標準的液晶面板,而與一般用於電腦的面板不同。
#63849;消費者只對低價產品感興趣,因此所有應用技術電視出貨 | 回上頁 | (LCD TV)產業沿革從圖 2 可看出整體平面顯示技術之發展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