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

課程資料

標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詳解 {15}
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2015-02-03 15:07:39) IP 125.227.236.37
內容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詳解 {15}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如來」的意義前面也曾說明過了。現在要補充說明的是:稱「如來」者,是表佛的性德,因為須菩提之於佛陀的乞食、收衣缽、洗足、敷座而坐等等的一切行止,雖有諸相而非相,秉如實之道于日間事,如如性德表露無遺。



所以須菩提先稱佛的總稱「世尊」,再稱佛的性德「如來」。也就是說,佛陀是以法性如來之身,示現于凡夫之前,佛本身不住一切相,但又不捨一切眾生。



「善」者,是如來度眾生的方法,善巧方便,應機施教。前面曾說過,有人以一首偈來說明佛陀施教的善巧方便,其中頭二句說:「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 談。」《阿含經》屬於小乘經典,這是佛陀初施的法教,為應眾生根機而說,後來眾坐智慧已開,所以接著說方等、般若等大乘經典,這就是佛的善巧方便。



本《金剛經》為例,在第一段,須菩提問佛:「發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在第二段,又有「發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兩段經文,問者 相同,答者也相同,不同,前段佛的說話,是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聖者直說般若本體,而後段則是為一般大眾曲說方便之道。所以前段稱為「般若道」,後段 稱為「方便道」。又前段說離相而不著相,後段說不著相,而必須空相。這都是佛陀說法善巧方便的例子。



「護念諸菩薩」:所謂「護念」者,即是「不捨」,如來大慈大悲,不捨一切眾生。「護念」是「大慈」,「不捨」是「大悲」,有大慈大悲而生大智。有大智者,見有而不有;見有而不有是妙有,也就是真空中的妙有。以真空妙有之法教諭菩薩,豈不是「善護念諸菩薩」了嗎?



如來之於菩薩,引導他們由初地菩薩而進至高位的登地菩薩,以善巧方便攝受菩薩,使他們由登地再升進至等覺菩薩,成就了等覺位的菩薩後,就能荷擔如來使命,代佛入諸世間,教化一切眾生。所以,在名義上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實質地說來,如來是在護念一切眾生。



「善付囑諸菩薩」:所謂「付囑」者,就是叮嚀、教誡的意思。佛陀如何付囑諸菩薩呢?就是以他的法身如來不住一切相。不住一切相就是般若精義,在本經中佛陀 教誠菩薩不可著相,可謂反覆覆地一再叮嚀,說明成就了般若者,即就空而不空;空而不空,方是真空,也就是不礙妙有的真空。



佛陀之於菩薩的乞食、護念、咐囑,是行的身、口、意三淨業。佛陀與佛弟子們一道入城行乞,不突顯其特殊的身份,這是一種示範作用,要菩薩們以平等心對待一 切眾生;佛陀護念諸菩薩,是清淨了自心而行護念,只希望所有的菩薩能一一成就金剛般若,然後以金剛般若去度化眾生;佛陀咐囑諸菩薩,是行的清淨口業,在本 經之中沒有一句語不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說的。



所以佛陀的行乞食、善護念、善咐囑,是行的清淨身、口、意三業,他希望諸菩薩在荷擔如來慧命時,亦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施之於一切眾生。



歡迎瀏覽本宮網址: http://www.goldenmom.org



{待續}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