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欄

2017-04-28
黃議玄:美指100保衛戰! 外匯ETF您懂不懂?
受強勢歐元及英鎊關係,美元指數近期進行100 保衛戰,從過去來看,美元指數過去波段周期平均為 6-7 年,目前處於 2009 年以來波段漲勢的頭部,許多投資人可能會想藉由操作相關反向外匯ETF來賺取報酬,當然很多人在操作時一定不了解「外匯ETF」,簡單來說,它是單純以外匯資產之多(空)曝險作為標的成分之ETF。國際上,受惠於ETF監理的彈性,外匯ETF的曝險工具可以是遠期合約(Forward)、交換合約(Swap)、定期合約(Note)以及期貨合約(Futures)等。但以台灣來說,應以期貨合約為主,甚至是全期貨合約;而遠期合約與交換合約則為輔,且比例受限。

外匯ETF並非只以全球各主要先進國家貨幣為標的,而是廣泛利用上述衍生性金融工具之便,普遍地應用於各地區貨幣(或說新興市場貨幣)。例如:墨西哥幣、印度盧比、巴西里拉、人民幣、新加坡幣、新興市場貨幣籃子等等。甚至還有「商品貨幣」(意指以大宗商品原物料為主要經濟來源之國之貨幣,或是全球主要商品原物料來源國之貨幣,例如巴西里拉與澳幣)型的外匯ETF,以及全球型貨幣策略為訴求的ETF。不過,由於先進國家的貨幣政策、經濟數據以及金融市場相關消息有其透明性,使得先進國家貨幣的幣值走勢能見度較高,因此全球真正受歡迎的外匯ETF,還是主要集中於先進國家貨幣為主。

有一個現象值得一提。在各式報告中,為ETF產品做市場分析或是規模統計時,往往會將商品原物料主題之ETF與外匯ETF合併處理。其理由除了是將外匯ETF與商品ETF同樣視為「他類資產ETF」(others)之外,也因為外匯ETF與商品ETF的各別規模金額,實在無法與股權性質以及債券性質等傳統金融產品相比擬,因此往往將其合併論述,「以求其便」。

不過,由於外匯ETF在2005年開始才於全球出現第一檔產品,現身時間相對較晚;同時,全球交易量較大、動見觀瞻的外匯標的實在屈指可數,在歐元區成立之後,更強化了這樣的現象,目前,除了先進國家貨幣或是IMF特別提款全(SDR)的成分貨幣之外,得以吸引全球投資人進行配置或是提供效率交易(不用透過交叉匯率進行匯率報價,或是國際性銀行報價意願高)的貨幣標的,根本難以立即想見。

因此,外匯ETF的全球總發行規模,總是無法與變化多端、組合多端、主題多端以及標的多端的股債型ETF相比擬的。再者,傳統股債型的ETF受惠於具有多元變化之優勢,可以享有同一ETF、跨境掛牌、創造需求的優勢,使得許多股債型的ETF可以吸納不同地區的資金,膨脹其規模;但外匯ETF主題變化有限,甚至容易因為受到政策干預,導致整體外匯市場的波動在某段不算短的時期中,呈現平淡穩定狀態,股債市反而相對容易出現鮮明趨勢,這樣的情況,往往使得投資人參與外匯ETF的意願或是外匯ETF的吸引力大減,也壓抑了其規模累積的速度。

圖片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