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欄

2020-08-03
《專題報導》買房首購年齡延後…你該做好哪些保障,更無憂追夢去?


不知讀者對於買房這件事的看法如何?小編抱持正面、肯定的態度,認為年輕人沒有能力買房不要緊,但是一定要把握時間累積個人資產,年紀愈大愈是要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原因無他,在台灣,如果是「無殼蝸牛」,中老年人相較於年輕人較難租到房子「考量中老年人工作能力逐漸降低,絕大多數房東不願意出租,尤其是獨居老人更是直接被列為拒絕往來戶……」,相關議題先前在專題:《台老人很難租房,反觀日本「租金由政府匯入」差很大!》已有深入的報導,台灣房東對於中老年人或是獨居女性租客普遍不太友善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這也是小編力主年紀大了一定要有自己房子的原因。

也或許是有愈來愈多人關注這個話題、更具個人憂患意識,日前有媒體報導,根據一項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國人「首購族」的年齡層有逐漸攀升的趨勢,35歲以上購屋者平均購買總價超過新台幣千萬元、45歲以上則是貸款金額超過800萬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代表著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或許比較有能力負擔貸款的壓力……;本周以此攸關許多人「生計」的新鮮話題,帶領讀者從年輕人角度思考:如何趁年輕時做好準備,依照各人不同年齡層的角色「變化」,做出適合自己的保險安排。 

晚婚也晚買  35至40歲「首購族」成大宗 

其實看到有關「首購族」相關報導時,小編特別有感觸,最近有一位朋友剛買房子,他正是符合前述「首購族」的背景條件:38歲人生中第一次買房子、購買總價超過千萬元,因為結婚成家之後想要買房子,雖然跟同儕比起來,他的購屋需求來得較晚,相對來說,因為工作穩定,手頭也多準備了一些自備款、比較游刃有餘。 

說到國人「首購族」年齡層逐漸攀升趨勢這個話題,如果把現在的房屋成交行情跟10年前做比較,據房仲業者統計分析,當時總體房價水平較低,最願意背房貸的年齡層落在30至40歲的青壯年族群,再來是40至45歲的中年族群,目前則是延後至35至40歲這個年齡層買屋人數最多,這與近來國人普遍「晚婚」有很大的關係,也因此有愈來愈晚買的現象。 

房仲業者並進一步指出,近來新增最多的35至40歲房貸族,平均購買總價超過千萬元,其次是40至45歲的房貸族,平均購買總價也是超過千萬元,再者是30至35歲的房貸族,平均購買總價則是低於千萬元,而這幾個年齡層的房貸族平均核貸成數約為7成5左右;整體來看,銀行借貸主要評估申請貸款者的還款能力,包括年齡和收入都列為首要考量。 

育兒扛老好焦慮…你的保險保障做足了? 

一旦成家立業之後,自然而然就會想到未來是要買房或是租屋過生活?不論你是選擇租屋或是擔憂老了之後租不到房而決定要買房,小編提醒你,年輕就是本錢,趁年輕時趕快多存錢,連同個人保障規劃也要同步考量,「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有了完整的保險保障,才能更無憂無慮地去追夢。」 

以下保險顧問針對目前人數占最多的35至40歲「首購族」,提出建議可以做出哪些保險安排。 

首先,針對年齡介於35至40歲的青壯年,將其歸納為「夾心世代」的三明治族群,上有父母要奉養、下有子女要撫養,一肩扛起全家經濟重責,可以說是「一人倒、全家跟著倒」,如果再加上每個月負擔不小的房貸壓力,許多人可能被這股無形的壓力壓得透不過氣來……。 

保險顧問表示,三明治族群每天的生活圍繞著金錢打轉,為了賺錢東奔西跑忙、忙、忙,建議以個人安全上的顧慮為優先考量,除了在年輕時就應早有規劃的壽險和醫療險等基本保障外,可以考慮額外再以低保費、高保障的定期壽險搭配意外險和醫療險附約,或是以提高意外險保額來強化這部分的風險缺口。 

另一方面,保險顧問並進一步分析,三明治族群在規劃個人保障時,最好能同步考量「安家照顧」、「重大傷病」、「殘廢照護」及「退休養老」等4個面向,也就是依照不同人生階段隨時調整個人資產配置,同步檢視自身與家人已投保的保單內容是否足夠?如有不足,趕緊補足保障缺口;如果還有多餘的資金,不妨提早為老後退休生活做準備。

文章來源 : 小花平台

圖片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