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

易經哲學在自然醫學之應用研究
 賴淳裕  2011030DE112
 
一、 前言
談到「自然醫學」,很多人自然而然就將之等同於「自然療法」,也會連想成「另類醫學」,於是很自然地就套進西方醫學界近年提倡的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補充和替代醫學),不自主地認為「自然醫學」是古老的、民俗的、不夠科學的、沒有統計數據的、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很多人在胡亂瞎搞的不入流的醫療行為,使得自然醫學處於很多人說有效,卻有很多人抱持懷疑的困境之中,仍然無法和西式對抗醫學平起平坐。

根據 2007 年美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NHIS),結果顯示,大約有 38%的美國人成年人使用 CAM。而隸屬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Health, NIH)的美國國家輔助和替代醫學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Medicine, NCCAM)也認為「許多美國人用 輔助和替代醫學在追求健康和福祉」。

到了 2010年,美國人使用 CAM 的百分比已超過 50%,顯示輔助和替代醫學已經不容忽視了。然而在台灣,自然醫學仍然處於極端低微的境界,不僅政府不重視,反而用西方醫學法令來管制自然醫學的發展,而且從事自然醫學與自然療法的人士大都非科班出身,不僅缺乏完整的醫學學理基礎,也無光明正大的執業機會。更有甚者一些在台灣搞自然療法的人士僅為個人多年單一療法經驗者而已,就拿來炒作市場利益,不僅貽害大眾,更讓常規醫學界瞧不起。

事實上,「自然醫學」是數千年來的東方瑰寶醫學,包括中國醫學、西藏醫學、蒙古醫學、印度醫學、穆斯林醫學等,都是已經擁有數千年臨床實踐經驗的醫學,其理論架構遠比西方對抗醫學更為完整博大,不僅涵蓋生物醫學、礦物化學、植物藥學,也涵括人體科學、能量醫學以及靈性醫學,絕對不是當今西式對抗醫學所相比的。
因此,在此作業的研究中試著在易經哲學的五行陰陽中結合二十四節氣的生活應用,進一步探討這些只會應用的奧妙。
 
二、文獻探討
 
如果易經六十四卦代表著生命際遇中的所有現象及演化,那麼自然醫學的變動與認知,也可比喻成不同療法順應自然法則的脈動所產生的結果,而這個地球空間與節氣似乎就成了整個運行機制的主軸。子午流注十二時辰的天地運行,整個大宇宙(天地)與小宇宙(身體),內外陰陽的調和,無論從易經的角度或從中醫的角度,更放大到自然醫學的角度,似乎皆從生命態度開始這一連串的變化。《易傳•說卦》:「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身,離為目,艮為首,兌為口」,這是在巫術醫學時代以占斷病所循按的依據,可謂「醫易同源」。既為同源,在自然醫學的領域中應可更為自然廣泛的應用。
 
 
三.研究方法
收集四季十二時辰相關的養生資料、並整理及研究其與易經與自然醫學的相互關係。
 
四.研究發現與分析
 
1.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身,離為目,艮為首,兌為口。
[疏]正義曰:此一節說八卦人身之象,略明近取諸身也。乾尊而在上,故為首也。「坤為腹」,坤能包藏含容,故為腹也。「震為足」,足能動用,故為足也。「巽為股」,股隨於足,則巽順之謂,故為股也。「坎為耳」,坎北方之卦,主聽,故為耳也。「離為目」,南方之卦,主視,故為目也。「艮為手」,艮既為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為手也。「兌為口」,兌,西方之卦,主言語,故為口也。
 
2.(參考圖示)
 
 
3. 在12時辰和人體經絡及八卦對應關係圖中的養生關係(資料彙整)
經絡 時間 外象 卦象 時辰
足少陰腎經 17:00~19:00 日入 觀卦 酉
手厥陰心包經 19:00~21:00 黃昏 剝卦 戌
手少陽三焦經 21:00~23:00 人定 坤卦 亥
足少陽膽經 23:00~1:00 夜半 復卦 子
足厥陰肝經 1:00~3:00 雞鳴 臨卦 丑
手太陰肺經 3:00~5:00 平坦 泰卦 甲寅年
手陽明大腸經 5:00~7:00 日出 大壯卦 卯
足陽明胃經 7:00~9:00 時食 夬卦 辰
足太陰脾經 9:00~11:00 隅中 乾卦 巳
手少陰心經 11:00~13:00 日中 姤卦 午
手太陽小腸經 13:00~15:00 日昳 遯卦 未
足太陽膀胱經 15:00~17:00 日晡 否卦 申

 
4. 四季、節氣、時辰 的養生對應
4-1 養生智慧藏在「四季」中
  《黃帝內經》中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人體五臟生理活動必須適應四時陰陽變化,才能與外界環境保持協調平衡。「春夏養陽」有其獨特內涵:春天是順時養生的開始。春陽初始,養生最貴。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戍秀。「秋冬養陰」就是在秋季和冬季要保護人的陰氣。
 
4-2 養生智慧藏在「節氣」中
  二十四節氣是把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所引起的地面氣候演變次序分為二十四段,每段約隔半個月,分布在十二個月裡。這二十四個節氣的名稱和順序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及大寒。節氣的變化,直接影響人體生命節奏的調節,如果節氣反常,必將影響人體正常的氣血運行,造成人體節奏紊亂、陰陽失調,致使疾病纏身。不同的節氣採取不同的養生措施,要因時而異,根據不同的特點來保養身體。
 
4-3 養生智慧藏在「時辰」中。
  人體的生理時鐘十分準確。它會在適當的時候告訴我們該做的事,如果每天都按十二時辰的規律生活,就會身體健康、精神十足,工作自然也會如魚得水。反之,如果我們生活作息不規律,生理時鐘就會紊亂,身體進而出現各式各樣的不適或疾病。
 
5 春夏秋冬的養生對應
5-1春季養生法則
  春季的三個月,是萬物復甦的季節,自然界生機蓬勃,故稱為「發陳」。在自然界呈現出一種新生的狀態,萬物欣欣向榮。在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起床後到庭院散步,可散開頭髮,穿著寬鬆衣物,讓身體不受拘束,以便使精神隨著春天萬物的生發而舒暢活潑,充滿生機,這是適應春季的養生法則及方法。
 
5-2夏季養生法則
  夏季的三個月,萬物生長華麗茂盛,故稱其為「蕃秀」。天地陰陽之氣相互交流,植物開花結果。當此之時,人們應當晚睡早起,切莫厭惡過長的白天,保持心情舒暢,使精神之花更加秀麗,陽氣得以宣洩通暢,對外界事物有濃厚與趣,這是適應夏季養長的法則及方法。
 
5-3秋季養生法則
  秋季的三個月,自然界呈現出一派豐收而平定的景象。秋風勁疾,秋高氣爽,景物清明。在這個季節裡,人們可仿效雞的生活規律,早睡早起,促使精神情志安寧,以適應秋季的初涼,收斂精神情志而不使其外散,使秋氣平定,肺氣清肅。這就是與秋季相適應的,可以保養人體「收」氣的方法與原則。
 
5-4冬季養生法則
  冬季的三個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伏的季節,自然界中的陽氣深藏而陰寒之氣轉盛。風寒凜冽,水結成冰,大地凍裂,在此時,人們應當早睡晚起,待太陽升起時起床,使精神情志安寧而不妄動,如同潛伏起來一樣,離開寒冷氣候的刺激,盡量保持溫暖,不要流太多汗,損傷正氣,這是適應冬季「藏」氣特點的養生方法和原則。
 
  《黃帝內經》認為,天地是按照四季陰陽消長的規律而運轉不息的,人體養生也必須按照這個規律適時調節。違反這一規律,必將導致體內的陰陽失調,使身體生病。
  故《黃帝內經》上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
 
5.結語與建議
藏在時間中的養生智慧,提醒的是順乎天地自然運行的道理,時序、順序、秩序,說明著萬物生存的基本關係,衍生一連串的智慧,絕非是偶然巧合,遵循、尊敬、遵行,在其中反映出的,不只是養生觀念或自然醫學的博大精深,更是生命智慧的體現。
養生的最大境界,從心靈的寧靜開始,回歸自然、順應天地,佛家所言:地(身體)、水(體液)、火(體溫)、風(呼吸)、空(空間),無論在易經中,自然醫學的領域中,不難應證萬法不離其宗。
 
參考資料:
*論東方自然醫學 東方自然醫學之 之理論建構與發展 發展方向 方向 呂應鐘博士教授
*四季十二時辰養生法 太及黃金分割 商周出版 吳奇著黃帝
*二十四節氣 飲食養生秘訣 康鑑文化 健康中國明家論壇編委會 著
*說卦卷九之九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39790.html
*世醫大易經教材   白宏堯   老師
 
 
 
 
 
 



回上頁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