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視維修

2020-10-14

CRT)電視,球面的螢幕(后後期改為純平面)、厚厚的邊框加上大大的屁股,在今

對於1980後甚至1990後而言,對於電視修理最初的印象應該就是陰極射像管(CRT)電視,球面的螢幕(后後期改為純平面)、厚厚的邊框加上大大的屁股,在今天看來頗有點“又呆又萌”的味道。有趣的是,也正是這個年齡段的用户相對完整的經歷了液晶電視近10年來的發展。(註:文中所提等離子電視,就是電漿電視)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場“10年液晶電視發展之路”。“又呆又萌”的陰極射像管電視遭遇瓶頸首先談談“又呆又萌”的CRT電視為何会會被淘汰,CRT電視在畫質表現上優於液晶電視(尤其是初期液晶電視),之所以被淘汰是因為顯示面積受限。CRT顯示内容需要一定的投射距離,這也是為什麼CRT機身龐大的原因,物理尺寸越大,厚度就越驚人,因此CRT電視發展到34英寸時已怪力不從心,無論功耗還是體積都成為問題。正是在這種情沉下,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迎來了機會。 2003-2004:等離子被看好,液晶電視咄咄逼人2003年,索尼在全球範圍内推出MR系列等離子電視,採用貴翔引擎技術,由於等離子自發光的關系,畫質得到了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

 


從出貨金額來看,由於消費者仍對經濟復甦與否存有疑慮,多數消費者只對低價產品感興趣,因此所有應用技術電視出貨金額都是下滑的,如表 7 所示。表 7 2009 年第三季全球電視出貨按應用技術別出貨量與成長率(單 位:千 台 )資料來源:DisplaySearch Quarterly Global TV Shipment and Forecast Report第二節 各主要Players的市場佔有率2009 年全球電視品牌出貨金額排名、市占率與成長率,如表 8 所示,以出貨金額看 Samsung 仍是全球電視出貨金額最高的廠商,並且連續 15 個季度居領先位置,不過競烈競爭之下,第三季出貨金額市佔率較上季下滑 1%至 21.9%;LGE 自第一季超越 Sony 排名之後,已連續兩季居第二名, 不過市佔率微幅下滑至 12.9%;以出貨金額來看,Sony 排名第三,同時市佔率下滑至 10%以下。32表 8 2009 年第三季全球電視品牌出貨金額排名、市占率與成長率資料來源:DisplaySearch Quarterly Global TV Shipment and Forecast Report目前全球主要液晶電視品牌廠商都集中在亞洲,包括:三星(SAMSUNG)、索尼(SONY)、夏普(Sharp)、樂金(LGD)等。而以往這些品牌廠商向來對於將液晶電視製造外包都不太熱衷,主要是他們都擁有垂直整合的優勢。不過,根據 iSuppli 在 2008 的研究,許多亞洲液晶電視品牌商,為了面對未來可能的經濟情勢,開始陸續開始增加液晶電視外包的比重,主要是外包給電子專業製造服務(EMS)及 ODM 廠商。全球前五大液晶電視品牌商除了飛利浦之外,其他四家液晶電視維修廠商:三星、索尼、夏普、樂金長期以來主要都是採取自行生產的方式,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外包給合約製造商的比例相對來說很低。例如:索尼約有 91.5%的液晶電視都是自行生產,而其他 8.5%的液晶電視則是外包給許多 ODM 廠商,包含瑞軒、佳世達、冠捷、緯創等。

 


還要安裝當貝助手,經常經理垃圾和緩存。說到這裡我就不得不八一八液晶屏材質那些事兒了:液晶面板主要是由兩塊無鈉玻璃夾著一個由偏光板、液晶層和彩色慮光片構成的夾層所組成。液晶螢幕的表面看似一片堅固的黑色螢幕,其實在這層螢幕上廠商都會加上一層特殊的塗層。這層特殊塗層的主要功能就在於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時所受到其它光源的反光以及炫光,同時加強液晶螢幕本身的色彩對比效果。液晶電視時採用背光(backlight)原理,使用燈管作為背光光源,通過輔助光學模組和液晶層對光線的控制來達到較為理想的顯示效果。液晶是一種規則性排列的有機化合物,它是一種介於固體和液體之間的物質,目前一般採用的是分子排列最適合用於製造液晶顯示器的nematic細柱型液晶。液晶本身並不能構發光,它主要是通過因為電壓的更改產生電場而使液晶分子排列產生變化來顯示圖像。不過因為各廠商所使用的這層鍍膜材料也不盡相同,當然它的耐久程度也會因此有所差異。因此使用者在清潔時,千萬不可隨意用任何鹼性溶液或化學溶液擦拭螢幕表面。四招迅速補救、延用十年:下面四種方式方法一定要時常注意與謹記!1)正確清除LCD電視 修理螢幕表面污垢的方法液晶屏是液晶電視的核心部分,自然也是清潔的重點。LCD顯示屏表面覆蓋玻璃。如果發現LCD顯示器表面有污垢,應當使用正確的方法將污垢清除。

 






電腦更不可能是 音響,那個東西就是電視,但電視又分很多種,有平面電視、液晶電   |   回上頁   |   LCD TV 的平價化,以及全球數位廣播的逐步推展下,預期將